<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读《夜航船》有感

        时间:2022-12-02      浏览次数:       来源: 365bet娱乐游戏_office365无法打开word_365bet备用服务器总工会办公室       字号:[ ]

          朋友推荐读何三坡先生译的《夜航船》,尽管文白对照,依然晦涩难懂,通过百度等各种工具,历时近4个月读完,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深切感受着作者“劳碌半生,皆成梦幻”的人生经历。

          《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这本书的内容,不是那种长篇大论,而是一段一段的小短文,记录的都是张岱的有趣见闻,可以当睡前读物,看到哪里算哪里,不用前思后想很随性。这本书开篇讲了一个和尚跟书生同乘夜航船的段子,书生占了一大块地方高谈阔论,和尚感觉书生很有文化,就挤在角落蜷着脚,不舒服也不敢吭声,可过了一会儿,和尚听书生越说越离谱,于是就问道: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书生说,两个人;和尚又问,那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书生说,当然是一个人。和尚笑炸了,说既然如此,且容小僧伸伸脚。张岱把这个段子放在开头,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我皆凡人,谁也别装大尾巴狼,你高谈阔论我不管,但你也别占着我的地方妨碍我伸脚。

          张岱,明朝的史学家、文学家,当然这些标签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其实在当时,张岱就是一个无用的人。所谓的主流人士根本看不上他,但这家伙博学多才,心灵手巧,放纵不羁爱自由,一生不是躺就是摆,别人挤破脑袋考功名,他整天鼓捣着吃喝玩乐,别人挖空心思赚大钱,他成天琢磨游戏人间。他像一个移动的图书馆,知道各种正经或者不正经的知识;他像一个行走的表情包,嬉笑怒骂百无禁忌;他像一个带货达人,他自己做的小玩意或者推荐的东西,很快就能风靡一时;他像一个幽默大师,随口一说就是段子,比如他说,交友就应该交毛病多的人,正经人太装做朋友太累。按古代主流人士的看法,张岱很没用,没大富大贵没光宗耀祖,对朝廷对国家也没有什么贡献。但张岱对一般人追求的东西都没兴趣,他只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大路通天各走一边,我不给社会添堵,社会也别想拿我当耗材,他不想去别人的世界里指手画脚,也不想别人去他的世界里张牙舞爪。故有“世上雅致随性之人,除张岱外,再无二人。”之说。

          张岱,就如同从书中走出来的贾宝玉一样,温情博雅却又痴狂疯癫。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先辈均是饱学之儒,于是才有了集万千荣耀与享受于一生的张岱。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表现得更为彻底:“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结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这样一个纨绔子弟,这样一个典型的江南士人,几乎一夕之间,国破家亡,面对爱国友人的捐躯赴国难,张岱只得选择归隐山林避世,而他那三万藏书,全都在颠沛流离中遗失。一个富家公子最后以布衣方式,潦倒困苦,终其此生。但他没有随着潦倒困苦而灰飞烟灭,他在70岁之后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矣”。他像珍贵的散页,被装订在浩瀚的历史里,在乱世之中不忘文化,在年老之后笔耕不缀,这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试想一下,古代没有网络,三教九流的人,在一条船上都没啥事做,长途跋涉又只能侃大山来消磨时间,可以说话题也是包罗万象,读了《夜航船》,学不到一技之长,学不到为人处世,也学不到升官发财,但她跟张岱一样,很有趣,每一条小短文都很有意思,相当于一本历史百科全书。王小波说过,人这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也做人群中那个有趣的灵魂,那就不妨读读她吧。(董波)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