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警方全面调优“进攻型”巡控格局扎实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时间:2022-12-19 15:0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滨湖警方深入探索建立密集布防、进攻主防、沉浸街防、联动补防、溯源宣防的整体“五防”体系,筑起了滨湖街头、市民眼中最可靠、最贴心、最靓丽的平安防线。
一、支点前置、圈层叠加,构建“密集式布防”新格局。全力打造立体化、进攻型、滨湖特色大巡控格局,筑牢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外围的多圈封控防线。根据中心城区、马梅胡、山水城不同治安特点和警务模式,分别构建“农村、城郊、城区”3道子循环防控圈。立足实战需要机动投放2架“公安方舟”,以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筑牢滨湖安全屏障,街面见警率显着提高,全区可防性案件较前三年平均数下降20.01%,辖区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二、实战导向、聚力攻坚,掀起“进攻式主防”新攻势。创新采用“等级布警术”,按照人群密集程度把全域辖区划分重点、一般、关注三个巡防等级,安排专人对重点区域街面开展视频监控巡查,常态化开展无人机空中巡查,进一步激活“视觉神经”,策应路面巡防警力,在重点部位和重点通道实现加强防护,织密“零死角”、立体化安全防护网。在重要时间节点,由重点巡防区段的属地派出所加大警力投放对重点区段持续开展巡逻见警和屯警守护,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成立专职巡逻队,每日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就地巡逻、就地接处警,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三、靶向施策、深耕阵地,提升“沉浸式街防”新效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巡防民警与社区民警的警种协同,打整体仗、合成仗,实现了“1+1大于2”的实战效果。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依托“铁甲”武装车组、“铁鹰”铁骑队、无人机战队,以夜市、KTV集中区等容易发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案件的区域为重点,采取多巡结合的方式,加强治安巡查和安全防范,通过加强夜间巡查,最大限度压减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空间,及时制止现场纠纷,消除风险隐患,以公安民警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凝智聚力、攥指成拳,打通“联动式补防”新脉络。依托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会同交警、交通、市场监管、城管、文旅、园林绿化等部门持续开展综合治理,综合运用专项打击、联防联控等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及时通报防范和警示案例信息,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坚决防止问题反弹,从快从速打击各类涉旅违法犯罪,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在中秋等节日期间,专门成立旅游安保工作专班,24小时值守群众举报热线,会同交警部门开展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疏导管理,会同文旅部门第一时间依法核查群众反映的涉旅违法犯罪线索,会同园林绿化部门走访公园景区和相关企业,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五、巡宣同步、靠前服务,注入“溯源式宣防”新动能。将巡防工作与反诈宣讲有机结合,在旅游景区、广场商圈、学校校园、街头巷尾等人员聚集点日常巡逻过程中开展反电诈、反盗窃、防溺水、防火灾、拒酒驾、拒赌毒等安全知识、技能的集中宣传。以“湖滨商业街ye生活节”等购物节为契机,充分利用户外LED显示大屏,采取发放宣传单、讲案例的方式,通过播放视频、宣传标语等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普及防骗知识,提升路过群众的防骗意识,配合开展“反诈进校园”、“萌娃进警营”等主题宣传活动,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同步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